为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、提升自我认知能力,党委学生工作部·学生处·武装部联合校图书馆于5月21日在综合楼3楼阅览活动室组织开展开展第三期“书香润心 赋能青春”读书会活动,活动通过书籍分享与创意书签互动相结合的形式,使学生在书香浸润中探索心灵成长之路。

活动在学前师范学院王晓梅老师的分享中拉开帷幕。王老师以《你经历了什么》一书为切入点,并结合大学生活案例,鼓励同学们建立健康的人际边界,以积极心态面对成长挑战。
在自由分享环节,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用真诚的讲述传递阅读力量:
张馨予:
当翻开《如何在黑暗的房间里找到一只黑猫》这本封面漆黑如墨的书籍时,我仿佛看见作者在扉页点燃了一支思想的蜡烛。这本看似荒诞的指南手册,实则是一把解剖人类存在困境的手术刀,以寻找黑猫的隐喻,划开了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层层迷雾。这本书教会我的不是找到黑猫的技巧,而是与黑暗共处的智慧。
曹佳丽:
《你经历了什么》这本书倡导我们将问题从“你做错了什么”转变为“你经历了什么”。去关注我们的大脑对压力和早期创伤做出的反应,以及大脑的独特适应性如何决定了我们的性格、行为和动机。比如我们感受到负面情绪时,常会试图让“理智脑”来解决问题:“别害怕,别害怕,没什么好怕的”、“你看开点,不要那么焦虑”。我们想要让“理智脑”恢复作用,就先要处理情绪,避免自己处在应激反应中。
郝佳雨:
《躲在蚊子后边的大象》全书最具启示性的章节,是主人公停止拍打蚊子的那个清晨。当晨曦透过纱窗洒在尘封的望远镜上,他终于看见大象睫毛上凝结的露珠。作者用诗性语言提醒我们:那些被解构成"蚊子"的存在焦虑,实则是心灵发出的加密电报。当我们停止与蚊子跳探戈,大象便会从认知的阴影里缓步走出,如同冰山浮出海面。

活动尾声,志愿者分发空白书签、彩笔,参与者通过手工创作表达阅读感悟。印有"成为自己的光""允许一切发生"等心理箴言的书签模板,更成为传递温暖的载体。

本次分享会是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,未来将持续打造"阅读+心理"特色品牌,通过读书沙龙、共读打卡等形式,构建书香校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新模式。